久違了的馬六甲,令我失望了。
本來計劃去父親出生的地方,出發前,突然動員了父親向姑母打聽以前家的地址。憑著街名和附近地標,我問過幾位在當地長大的70/80後朋友,那條街名,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呢。這應該他們以前的居所屬於戰前時代蓋的,現在都已被市區化了。也有可能父親一家人並不是住在市區一帶。
沒有頭緒下,唯有打消這個念頭。去了著名的”雞場街“懷舊區。街道中的閒晃,走進了一所峇峇娘惹博物館,一位身穿Kebaya的職員帶我穿梭館內的展覽廳。之前在檳城都去過類似的博物館,原來這裡的跟檳城的都屬於同一個老闆擁有的。檳城的主要展出傢俬,馬六甲的主要展出娘惹的服飾和首飾。當時單看傢俬已經覺得以前的峇峇娘惹對生活有很高要求,而且工匠的手藝令人嘆為觀止。這次看到首飾,更加使我驚嘆前人的財富和心思。雖然不能拍攝首飾,可是我沒有半點不滿,因為我和導遊有著很好的互動。我一直發問,她一直用心和專業地為我解答。她不是娘惹,但是對娘惹的東西有很深厚的認識。我的問題絕對沒有難倒她喔!她跟我說,峇峇娘惹人為來自第一代中國移民和當時土生女人的後代。土生女人,血統上並不是現在的一般馬來女人,因為現在的多是來自印尼的後裔。若果峇峇娘惹人繼續或其它人通婚,恐怕他們會慢慢被“滅族”。可惜,現實世界裡面,這正在進行中。
13年前來過一次馬六甲,印象中的雞場街,是個民風純樸,擁有各種傳統馬來和娘惹美食和文化遺跡的地方。自從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後,感覺東西都變得很商業化。街道兩旁都充滿了主打遊客生意的紀念品商店和咖啡廳。再找不到吃kaya烤麵包和喝白咖啡的冰室。吃娘惹菜的餐廳多了,不過,看來是因為遊人才開的,除了裝潢外,沒有半點地道味道。最離譜是竟然連賣娘惹糕點的店或小販都看不到!!娘惹糕製作很花時間,加上以免糕點裡面的椰子漿成份會變壞又要在短時間內出售,重要的時娘惹糕一班多高糖和高脂肪,現在的人們都吃的健康,因此在沒有甚麼利潤下,人們寧可做別的賺錢生意。長期下去,相信峇峇娘惹文化未到下世紀就已經會消失。
大勢所趨,你會選擇隨波逐流,還是堅守原有的價值觀和習慣?
眼見馬來西亞的多個主要城市都在現代化,我希望古色古香的怡保和檳城,在前進的同時政府都會投放資源去保育和向世界展示真正的文化遺產
回到吉隆坡後,我對沒有吃到娘惹糕點而耿耿於懷,誰料我在一個小型food court裡面看到有!!還有我最愛的kaya kueh!!! 店長說我很幸運,因為平常在下午茶時段已經售罄的糕點,我在當天晚上7點還買到!我在想他應該在為他們的出品在說好話吧。不過,這些糕點是我期待多日後才吃到,覺得份外好吃,份外珍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