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4 October 2013

尼泊爾,我明白了

今年很幸運,每次到訪的國家都給予我非物質的收穫:在烏克蘭的核電廠旅程,親身感受到人為災害的無耐和人性的醜惡和光輝;日本的大自然之旅,讓我了解到人和大自然的和平相處的雙贏局面。作為本年度的年終之旅程,這次首次來到尼泊爾會有甚麼感覺呢?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在外遊初段已經開始產生要提前離開的念頭。

第一,害怕的是在加德滿都酒店開水刷牙時看到水帶黃色的!!翌日早上,在酒店吃了人生最難吃的一份酒店早餐,接著在一整天在沙塵滾滾的市區觀光,衛生情況不禁令我對當地的食物產生了恐懼。以為減少進食就會避過腸胃不適,誰料,我去了4整天,頭三天我只吃了5餐加上自己帶去的餅乾,瓶裝水和汽水,結果還是拉肚子,兩天腹瀉了不下8次。到了小城市Pokhara,住的酒店雖然有比較乾淨的自來水,可是因為能源短缺,市內酒店的熱水通常只在早上5-10點和下午5-10點供應。加上,在一天的不同的時段都會間歇出現突然電力暫停幾秒到一分鐘的狀況。

生活的需要,如乾淨的食水,食物和電力供應,在我們生活的地方已經是個理所當然的必需品。但是在地球的另一端,對某些人可能是種奢侈品。

之前有一個錯覺,以為在發展中國家的人對外國人都很奸詐。有點驚訝,尼泊爾人在不是太好的生活條件下,卻很樂意用心很幫助人。他們有說,他們國家印度教徒都很受佛教的影響,篤信因果報應相信。不一定要當慈善家,最少也不該作偷呃拐騙的惡事。從事服務業的當然希望拿到消費,但是依我的觀察,他們不會當面點我給了他們多少,拿錢的一刻還帶著感激的眼神。

有時候自己會否對生活要求太多?工作上經常會遇上要求多多的人,不管是同事或客人,這些人每時每刻都在扭盡六壬去猜度別人,專門去找別人的錯處而為自己爭取一絲利益或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這些人的心真的會快樂嗎?既要想出理據去攻擊人,又擔心會被人家反咬一口而出醜,得到的會跟自己的壓力成正比嗎?

佛家相信,人的"sufferings"是源自"desires"。我不信佛,但是這是個很有智慧的理論。我不想suffer,自然就得減少desires。這幾天在尼泊爾,可是每當要吃飯的時候都好苦惱,既要充飢,又怕會再次因水土不服而拉肚子。身上不是沒錢,可是這刻的問題已經絕對不是錢能夠解決。孤軍作戰,有一點無助和無耐,慶幸現在的資訊發達,一眾朋友們在facebook都為我擔心和打氣。在行程的最後一天,我似乎已經克服了拉肚子的狀態,終於可以一天吃三餐。這有可能是因為身體已經適應了。不過,更有可能或許是我已經完全接受了在近乎沒有選擇下,為了生存,不得不克服自己去放下某些堅持繼而去融合當地的生活。

這幾個月沒有甚麼奢華的享受,確明白了自己有多幸福。很多人的眼中,我每次出遊後把照片上載的動作,都是在炫耀。不過,我沒有因為這樣被人家說而感到不愉快。相反,我認為上天給自己有比較多能力和機遇去感受世界的同時,我又何不把自己的體驗和大家分享。既然不能改變到人家的想法,我亦沒有必要去試圖改變人家。知音的朋友會明白我的原意,我還是認為其它的人終於有日會知道我沒有炫耀的意思。

去過這次尼泊爾,我認為拿到好的東西不是必然,是一種生命中的Bonus,浪費物質,特別是食物,其實很對不起其它沒有基本物資的人。所以,要真係現有,物質和非物質的:

在歸家不滿的航班上,很多人身邊都有多空的位置,我的那一排卻坐滿了。不過,我飛了四個航段,不是有兩個航段被免費提昇嗎?我賺了。
因為座位比較後,晚下機,所以等候辦理入境加拿大的手續時大排長龍。不過,在後排座位有我之前共事過的同事之餘,也交到了其它首次見面的同事,更和他們有開心的對話和看到他們工作時的認真的團體精神。我賺了。
回家的巴士看不到相熟的司機而要守規矩的付車資。不過,我之前出發的時候,有很熱心的朋友在10點後沒有巴士到機場的晚上和我吃晚飯和甜品後開車把我送去機場。我賺了。

原來對某些人來說快樂是透過在不同的sufferings中拿到。但是,感恩活著的每一天,懂得去學習生活的點滴智慧,我認為這樣的快樂更來得心安理得和長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