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3 January 2014

我的2013

去年年底本來要把這文章寫好。但是2013年還沒完,或許都有心的感覺。所以,還是到了2014年一月的時間才去回眸一些過去一年的點滴吧

自問去年自己長大了不少,去了一些從未想過會去的地方。烏克蘭之行,令我感歎世事無常,要感恩自己在一個安全和健康的地方生活;不幸的事情降臨了,既然自己無法改變,便要面對和接受。尼泊爾的旅遊,使我體會到快樂不一定是跟財富的多少掛勾;放下身段,在一個陌生國度,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模式,才發現生命是充滿選擇,不會有絕路;凡事都有因果關係,若然未報,時辰未到而已

除了旅遊方面,工作上的千奇百趣都讓我津津樂道。尤其是那些陰險的行為,低劣品行,不誠實的動作,光怪陸離的荒唐故事…等等再次提醒我人性的可怕。當然,從中也得到貴人的相助和同事間的支持。相信大家都更了解對方,彼此的互信,尊重和忍耐亦慢慢地鞏固起來了。

不得不提的,當然是家裡的小小新成員的來臨。我的姪兒,現在剛8個月大了。他的誕生不止影響他爸爸和媽媽的生活,我覺得更重要的意義便是改善了我家人的溝通。我們家人沒有住在一起,雖然都有定時的以電話聯繫,可是並沒有甚麼特別話題。現在,大家每次講電話除了把姪兒的事情掛在口邊,彼此的關心都被提升了。說實話,以前覺得哥哥和我天各一方,沒有很多話說,自從姪兒出生後,覺得哥哥他們很辛苦,要兼顧工作和家庭的事情,壓力很大。現在,我買到好用和實用的東西,吃了好吃的都會想起他們,都希望和他們分享。畢竟我們成長的路上,分歧的多,分享的少,都是時候調整一下自己和家人的相處。輩分提昇之際,我也同時覺得自己的責任感都好了,因為我們所作的都有可能被小孩模仿了。所以,一定以身作則,不可以為姪兒學到不良的影響。例如(我強調我沒有做過這些事情),在任何情況下不可以對長輩大呼小叫;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拿身邊的人做出氣袋;要勇於接受意見和批評,不要以九秒九的速度,像一頭墨西哥名產“紫娃娃”犬般大聲為自己辯護。

到了去年的最後幾天,神奇地我把一件困擾了我幾年的事情放下了。這幾年一直覺得對方欠了我,但自己又是否完全沒有責任?事情不可以算是一個美麗的終結,相反我覺得還會發展下去,是另一個形式的開始。不過,再不可能苟且不清了。

去年的每個方面,感覺自己都進步了。希望在2014年,不止是我,還有這一年一直都有讀和讚我文章的朋友和我身邊的所有人都會過得開心。

Saturday, 11 January 2014

$1200 /head for an alumni dinner, are you freaking crazy??

最近聽到母校將舉辦一個為創校50週年而特別舉辦的舊生聯誼聚餐活動,出席者需自費港幣1200元作為晚餐的費用

$1200…  一直入讀母校的,都沒有太多大富大貴的學生,很多都屬於中產或以下的。縱然大家畢業後在各行各業都各展所長,但是同學們都保持著母校的傳統美德:不奢侈,不浪費。記得當年第一天上學,葉sir說過我們不應崇拜物質生活,沒有game boy,便回學校踢球,都可以身心快樂。我校其中的核心價值,是否已被蠶食或甚至遺忘了?難聽的說一句,我校從來沒有被標簽為名流紳士的貴族中學;以前的聚餐,不是在區內普通的酒樓,便是在學校球場上吃盤菜。$1200的聚餐,去的地方高檔了的同時,又是否令人聯想到母校的主腦人物都是物質主意者?

2014年香港普遍的物價已經不菲,景氣又不像過去的好,$1200對初出茅廬又或有家庭的師兄弟都是個不少的數目。這樣貴的一個聚會會否只局限了一部分事業有成和年紀較大的校友參與?恕我不識大體,我覺得創校50年在每個畢業生心裡都會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大事,試問人生有多少個50年?印象中,以前的聚餐都不超過$400,何以50週年的就要比過往的超出3培?原來一個大數同學都可以參與的高興事,這次好像沒有以前般做到大眾同樂的效果。各舊生,我們應該還記得,我們從前都是吃小食部豉油佬湯麵的嗎?生活素質雖然提升了,人情味是否就相應減少?是否為了所謂的隆重其事,就令一部份在這50年來貢獻了集體回憶的舊生無法重溫年少時代的快樂片斷,也不能將母校的良好傳統延續下去。

當然,如果這次聚餐的目的純粹是為了某些商業理由或是個為了面子而舉辦的活動,相信$1200並不算貴。只是,我們跟慧妍雅集的路線不一樣,邀請的對象不一定是社會賢達或上流社會的氣派。若然是為了籌募經費的理由,經費的多少是否由校友們到時候自由決定?懂得從自動自覺去推動的負責任自由民主才是母校的傳統。

值得一提,$1200對於現在香港又甚至世界上任何一個弱勢的家庭,已經足以讓生活壓力稍微紓緩。舊同學相聚的快樂,並不在於聚會的花費,簡單的料理和場地,讓大家談談“那些年”就已經夠過癮。